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见血(2 / 2)

杨霖的第二刀,直接砍在了文官身上,所谓的刑不加士大夫的外衣,也被他彻底撕烂。

又有一队甲士从殿外出列,纵马出宫,要去蔡攸的府邸。

“高屐、王宁、上官均、吴居厚、王汉之,尸位素餐,屡进谗言,押赴天牢,择日问斩。”

赵偲手脚冰凉,彻底瘫坐在龙椅上,这几个人最低也是尚书的官位,除了兵部尚书王宁,其他人都是蔡京的讲义司成员。

讲议司设置后,蔡京为提举,表面上是效法熙宁“制置三司条例司”,以兴利除弊为名,讲议的对象是“熙丰已行法度及神宗欲为而未暇者”实则是蔡京借以侵夺三省、枢密院之权的工具。

讲议司虽是“议事机构”,但其所议范围甚广,似乎“无所不议”,影响甚大。蔡京因而独相,并安置心腹于各重要部门,以达到集权的目的。

可以说没有这个讲义司,就没有后来的蔡京四次拜相。

杨霖上来就要把他们杀完,大宋百十年养成的对士大夫的优厚仁慈,就要让他一刀刀地砍掉了。

真要是把他们全杀了,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反弹,想到这里,新皇赵偲后怕之余,竟然浑身剧烈的颤抖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

殿上的赳赳武夫,却浑然不管这些,往日里那些文官头高于顶,对武人是发自内心的鄙夷。自己这些人在边关浴血而战,却要忍受他们的无端迫害,好好的局面差点毁于一旦,谁能心里好受。

百年养成的官僚习气,已经长的粗大难治,成为了怪物一般,今日就要砍一砍,让事情回归到本来该有的面目当中。

人常说乱世用重典,并非没有道理,大宋到了这个阶段,朝堂上乌烟瘴气,弊病丛生,不用猛药根本治不过来。

至于说是反弹,一群弱体病夫的叫嚣,终究是抵不过刀斧之利的

殿内众人,看向杨霖的眼光已经变了,全都带着一些恐惧。这两刀在大宋的庙堂上,无异于划破天的一道惊雷。

一看他嘴唇又动,全都不自觉地打了个冷战,难道还没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