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满脸笑容:“公子爷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真真是文曲星君临凡呐!老婆子说媒一辈子,说合的亲事少说也有百八十桩,像公子这样的人物,打着灯笼也难找,怪不得宫里都那般热情呢!”
海玥温和地道:“一切麻烦林婆婆了。”
太后那边还在等着,婚事自然不能因为一个牵丝夫人之死而真的停下来,朱琳出面,在京师挑选了一位名声不是那么大,但稳重踏实,风评很好的年长媒婆林氏。
林氏出面,已经完成了六礼第一步的纳采,第二步的问名。
纳采是提亲,问名就是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接下来就是第三步纳吉,即男方进行占卜,看看两人的八字是否相合,卜得吉兆后通知女方家。
事实上,只要双方门当户对,条件满意,这八字就没有不合的。
当然如果横生枝节,八字不合也是一个最好的理由,与个人条件无关,只是运气不好,如此也不损双方的声誉。
朱琳明日准备就去京师庙宇,寻大师问一问八字,也就是走一个过场,后天就去纳征,正式订婚,然后备下日子,迎亲成婚。
六礼看似繁琐,但只要双方情投意合,也会很顺遂。
媒婆林氏起初就还有些忐忑,担心宫里或有刁难,毕竟这次迎娶的对象可不简单,是太后相认的义女,公主的嫁娶又与民间完全不同了,她根本不熟悉那些规矩礼仪,但结果发现,宫里比这里还热情,全程配合。
由此也发出感慨,这对新人当真是天作地和的一对,能给如此良缘做媒,也是与有荣焉。
对于这位事少的林婆婆,海浩不忘给了丰厚的赏钱,一家人将其送了出去,对方欢天喜地地告辞了。
待得回到屋内,三人坐下,朱琳含笑地看着儿子,满是感慨:“想当初你还那么小,一晃这些年过去了,十三郎也要成家了,真好!”
海玥听了这话意思不太对,赶忙道:“待得孩儿大婚后,爹娘又要离开?”
朱琳稍稍沉默,缓缓地道:“我们身上终究有些干系,于你仕途有碍……”
“请娘亲收回此言!”
海玥立刻起身:“若因仕途逼得一家不能团聚,那孩儿宁愿舍了这官不当,为人子者,岂有让爹娘四处奔波的道理……”
这话是真心实意,他原本多多少少有些抗拒此世的父母,但这段时日的相处下来,倒是渐渐的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家人,若能一家团圆和睦,谁又希望孑然一身呢?
海浩与朱琳相视,满怀欣慰,前者更是哈哈笑道:“这些年我与你娘游历天下,倒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增长了诸多见闻,并非坏事,想来若非那些人穷追不舍,我们至今也不过是窝在琼海之中,反倒无趣得很!”
朱琳也道:“庄子有言,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看我们四处奔波,实则也是乐在其中!”
海玥终究不是古代人忠孝到迂腐的思想,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安排的路走,同样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逼迫父母严格遵从社会的规矩,避免累及自身,闻言不再执着,但还是道:“既如此,也得将那孙维贤解决掉,去了爹娘的后顾之忧!”
海浩与朱琳听了,这回换成苦笑了。
孙维贤在锦衣卫里面也是一等一的大人物,哪有这般简单除去?
这孩子口气当真是太大了。
海玥并没有轻视对方,相比起藏于阴暗处的黎渊社,只要身份暴露马上完蛋,一位能得嘉靖亲自调入京师的锦衣卫镇抚使,在朝堂中的份量都不轻了,确实很难对付。
但对方既然与他父母过不去,更涉及到传闻中的密藏财富,这种过节也没有缓和的可能,必须分出一个胜负,乃至生死!
所以在此之前,有些情况还是得打听清楚的:“敢问爹娘,孙维贤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