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李承泽跟他一样,犯这种傲慢之罪,从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次惨痛的教训,足以让人悔恨终生。
灵应尊者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一幕。
灵应尊者这一生都要为这件事赎罪,哪怕是将入侵大罗天的魔神都覆灭也一样。
李承泽颔首承诺道:“我记下了。”
灵应尊者不惜揭开自己的伤疤,揭开自己丑陋罪恶的一面,就是为了告诫李承泽。
李承泽现在比灵应尊者年轻,但是他所处的位置比当时的灵应尊者还要高。
灵应尊者当时是灵宝观的观主,这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但李承泽比他还更高。
毕竟李承泽现在能与灵应尊者他们平起平坐,虽然现在拜了古月尊者为师。
但在灵应尊者看来,这对李承泽是一件好事,一件天大的好事。
身在高位的李承泽和曾经的灵应尊者一样,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非常多的人。
尤其是李承泽还想在大罗天建立新的秩序,势必会影响更多的人。
既然灵应尊者自己有这种经验,自然就要以此告诫李承泽,避免他出现这样的错误。
不过灵应尊者算是多虑了,李承泽从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而且李承泽的身边一直有诸葛亮、房玄龄、魏征这种人存在。
哪怕是王素素,也会在她认为李承泽做的不对的时候直言不讳。
李承泽还算是比较善于听取意见的。
李承泽也没有因为这种话他早就知道了,就觉得灵应尊者多此一举。
以灵应尊者发生的事情为诫,时刻警惕,告诫自己也是可以的。
正如灵应尊者所说,他们做的决定可能会招致很大的后果,需要三思而后行。
灵应尊者对中洲四域的事情不算特别感兴趣,对李承泽在大罗天要建立的秩序比较有兴趣。
李承泽之前虽然跟古月尊者他们讲过,但只是比较言简意赅,说了一个大致框架。
李承泽没有去跟灵应尊者讲制度,他主要是从百姓的生活方面入手。
和他讲述的是中洲四域百姓的生活,
李承泽可以保证这些百姓活得不会比中洲四域的百姓差,甚至要更好。
这不是制度之间的差距,也不是治理之间的差距,是大罗天和中洲四域环境的差距。
即便是现在,他也没有和灵应尊者说的太明白,和灵应尊者解释起来太麻烦。
而且这也不是李承泽或者和诸葛亮就能定下的框架,要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才行。
肯定要让王猛、张居正等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