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提升凝聚力(1 / 2)

二十分钟后,尼古拉穿戴好新兵装备,走出营房。发现这些与他一起训练的新兵,也纷纷站在自己的身旁。而在操场上,已经聚集了几百人士兵,他们都在检查装备,准备前往灾区。

半个小时后,整个操场营地已经聚集了几千人,这里有新兵、有老兵、也有不少将校级别的军官,当然也有不少从北极星安保公司返聘的军人。

大家都围绕在尼古拉身边,表达自己的决心。这时候尼古拉内心高兴无比,从此刻起才算是真正的迈开收复东部军区的第一步。与这些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他们对尼古拉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导,多了很多佩服和敬仰。

当尼古拉拿起话筒走到演讲台上,看到大家眼中充满朝气与决心,也是开始最后的鼓舞。“我首先感谢兄弟们对我的信任,这次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水灾非常严重,现在那边的人急需要我们支援。

我们接下来将会和洪水做战斗,我希望大家在保障生命安全的下,尽可能的救出更多灾民。俗话说的好,水火无情,人有情。我们军人的职责就是保护俄国普通人,他们现在需要我们,我们就要第一时间顶上去。”

“抢险救灾,保护家园!”

“抢险救灾,保护家园!”

“抢险救灾,保护家园!”

尼古拉的演讲结束后,大家纷纷开始走进运输机机舱。本次东部军区第二批出动4架安-225,4架安-125,8架伊尔-76等运输机。携带有重型工程机械、冲锋舟、沙袋及医疗物资等。

7月8日凌晨四点,第一梯队抵达新罗西斯克机场。此时,距离最近的受灾村镇已成泽国,道路中断,通讯瘫痪。尼古拉没有选择在临时指挥部等待汇报,而是穿上救生衣,登上橡皮艇,直插受灾最严重的季曼罗夫卡村。

进入灾区的第一天,尼古拉便意识到形势远比预估严峻。一条主干河道的堤防出现长达80米的裂缝,若不及时封堵,下游三个村庄将面临灭顶之灾。时间紧迫,大型机械无法及时到位,唯一的办法是人工堆筑沙袋墙。

“所有人,分成两组轮班!”尼古拉一声令下,官兵们立刻投入战斗。他自己也扛起沙袋,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与士兵一道传递、垒砌。水流湍急,不少人被冲倒,但无人退缩。为了抢时间,他们连续作业超过18小时,中途仅靠压缩饼干和矿泉水维持体力。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深夜。由于缺乏帐篷和安置点,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直接躺在堤坝边缘的碎石路上休息。

监控画面显示,尼古拉并未回到临时指挥所,而是卷着一件军大衣,席地而坐,背靠一棵歪斜的树干,在风雨中沉沉睡去。他的脸上沾满泥水,手中还攥着半张未写完的调度指令。

这一场景被随行记者悄悄拍下,并在几天后通过俄新社发布,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无数网友留言:“这才是真正的指挥官。”“他不是来‘视察’的,他是来‘战斗’的。”

随着降雨减弱,洪水逐渐退去,但新的危机接踵而至:大量淤泥堵塞河道,桥梁残骸堆积,极易引发二次灾害。与此同时,饮用水污染、疫情风险开始浮现。尼古拉立即调整策略,从“抢险”转向“清障与重建”。

在一次巡查中,尼古拉发现一段关键泄洪渠被倒塌的房屋和树木完全阻塞,重型机械难以靠近。正当技术人员商议方案时,尼古拉径直走向一台闲置的履带式挖掘机,跳上驾驶舱,熟练地启动设备。

原来,尼古拉早年曾在北极星安保公司操控过这些工程设备,凭借着记忆开始操作这些挖机。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尼古拉亲自操作挖机,清理障碍物,打通水道。

围观群众起初不敢相信——会长阁下竟亲自动手开挖掘机?但当那台机器缓缓移开最后一根横梁,水流重新奔涌而出时,人群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