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天赋和共鸣。”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点开几张设计图,“看看这个。”
许兮若接过来,屏幕上是一款新的陶瓷制品设计草图,看起来像是一个简约的花器,线条流畅,充满了静谧的东方美感。
“这是……新系列?”她惊讶地抬头。
“算是初步构想。”高槿之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暖玉’的成功,让投资方和渠道都对工作室有了更多信心,也给了我们更大的空间。我在想,或许可以开始规划下一个系列了。这个花器,灵感来自于宋瓷的极简与禅意,我想给它取名‘空谷’。”
他的眼神重新焕发出那种许兮若熟悉的光彩——那是创作者在谈及自己心血时特有的热情与专注。
“真美,”许兮若由衷赞叹,手指轻轻划过屏幕上的线条,“感觉能让人心静下来。”
“嗯,我希望它能传递一种‘留白’的力量。”高槿之看着她,“所以,想提前邀请你,等这个系列进入实质阶段,希望还能由你来为它绘制第一幅‘肖像’。”
继续阅读
他的邀请并非客套,而是一种基于绝对信任和欣赏的合作伙伴式的邀约。许兮若心中悸动,这不仅是对她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们之间这种奇妙联结的延续期待。
“当然,”她毫不犹豫地点头,眼中闪着光,“我很期待。”
菜陆续上桌,两人边吃边聊,话题从工作慢慢延展开来。高槿之说起今天来的渠道商提出的各种有趣或苛刻的要求,许兮若则分享了自己遇到的一些奇葩约稿需求,两人不时相视而笑。在这温馨放松的氛围里,高槿之眉宇间的倦意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对了,”许兮若想起一事,“凯桥昨天跟我说,最近好多客人去‘一米阳光’,都指定要用‘暖玉’杯子喝他特调的那款‘暖玉咖啡’,还问杯子卖不卖。他快成你的免费推销员了,得意得不行。”
高槿之闻言失笑:“他啊,巴不得更热闹点。不过,‘暖玉’能这么快得到市场认可,线下体验沙龙和后续的口碑发酵确实功不可没。凯桥帮了大忙,你也是。”
“我也就是帮忙布置了一下。”许兮若谦虚道。
“不止是布置,”高槿之摇头,“是你营造出的那个空间氛围,让产品和人之间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连接。那天到场的很多人,后来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体验,评价非常高。这种真实的口碑,比任何广告都珍贵。”
他总是能精准地看到她在过程中付出的价值,并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许兮若低头吃着菜,心里却像被温水泡着,舒展开一片柔软。
吃完饭,高槿之送许兮若回公寓。车停在楼下,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道别,而是熄了火,侧身看着她。
“下周,我可能要出差几天。”他说道。
“出差?去哪里?”
“海城和港城。有几个重要的线下渠道要深入洽谈,还有一个设计论坛的邀请,希望我去做个分享,主题大概就是围绕‘暖玉’的设计理念和品牌打造。”他顿了顿,看着她,“大概要去四五天。”
这是“暖玉”成功带来的必然行程,许兮若理解地点点头:“嗯,工作重要。路上注意安全,别太累着。”
月光透过车窗,勾勒出他清晰的侧脸轮廓。他看着她的眼睛,声音低沉了几分:“会想我吗?”
许兮若的脸颊微微发热,在他专注的目光下,轻轻“嗯”了一声。
高槿之笑了,那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柔。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膝上的手,指尖摩挲着她的指节,带来一阵酥麻的触感。
“等我回来,”他说,“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里?”许兮若好奇。
“暂时保密。”他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