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著名?还有什么意义!(2 / 4)

话说,大量基础实验支持下,靠运气似的找出一组解,极大概率不具有应用价值。

这就是王老师惊讶的原因。

大部分了解引力制造技术基础的学者都认为,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里,也不会再找出第二个可应用的解组。

结果……

这才过去多久?

张硕又找到了一组可应用的解,速度之快让人无法理解。

王老师还知道一个消息,欧洲那边组建了一个大型的科研团队,专门来研究引力制造技术,名字叫做‘欧洲联合引力组织’,简称‘联合引力组’。

联合引力组非常庞大,成立之初就有几百个科学家、过千的工程师参与,初期募集的科研资金就高达30亿欧元,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做基础实验。

上个月的时候,联合引力组有理想研究成果,他们的理论组依托基础实验,求出了一组模型参数解组,他们还把成果公开了。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研究出的模型解组根本无法进行应用,甚至无法进行实验。

其参数需求中,稳定的磁场强度就高达18T。

媒介材料单质锂元素的活跃度,要求也很高,具体是把锂元素加热到两千万摄氏度以上才可以。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惊讶过后,王老师对张硕的天才感慨万分,也关心了一下新实验的参数。

0.89倍地球引力。

这是最重要的参数,其数值小于地球引力,并且接近地球引力的90%,那么可拓展应用的范围就更大一些。

在引力飞行器的制造方面,高于地球引力的参数当然更好,,可以直接以引力强度提供自身的加速度,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上,高于地球引力的数值并不好,而越是接近地球引力,应用范围就会越广。

最基础的,可以制造模拟宇宙失重环境的空间。

另外,新的参数解组需求降低,磁场强度的需求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媒介材料粒子活跃度需求降低,就大大降低了技术实现难度。

王老师和张硕在新的节奏上聊了一下,然后问了一个很感兴趣的问题,“依托现在的两个解组,是不是能够研究一种调节引力场强度的技术。”

他的意思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引力强度进行调节。

这样的话,可控性就非常高了,应用也会范围也会更广。

张硕思考了一下说道,“如果只是在小范围进行调节,比如说偏差百分之二十以内,是可能的。”

他解释道,“常规来说,媒介材料的密度、状态、范围,都能够影响到最终制造引力场的范围和强度。”

“但在强度上,可调整的阙值范围是有限的。”

“这方面就是技术性的了,可以让专门的技术组,去针对单一参数解组实验进行研究。”

张硕对于技术研究不感兴趣,尤其是单一参数解组的技术拓展问题,就更加不感兴趣了。

他感兴趣的还是研究出新的技术或者完善理论。

至于技术提升,其他人也可以做研究,有了实验基础后,分支性技术研究,就不需要他来做了。

……

第二天的实验非常顺利,顺利,当然有些意想不到。

这主要是因为设备已经更新换代,各类的检测,再包括配套设施也很完善。

还有,研究人员数量增加,水平也都是很高的。

有了参数解组的数值,他们只需要把设备参数经调整,就可以完成一次实验。

整个实验过程中,每个人都非常的从容。

最终,实验成功了。

在实验过程中,好多人就注意到引力测定装置已经显示出了理论解组对应的数值,也就是0.89倍地球引力。

这和理论数值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