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守卫见闻(2 / 2)

,易卜拉欣决定以德黑兰为建立运输路线,依托主要道路边的各聚落和驿站、商队旅馆建立兵站网络转运兵员、军需、伤残者、战利品等。

为了保障军队能够在境内畅通无阻,万王之王也考虑过扩建驿站以兼任永久性的兵站,承担招待过往军队的职责。在军务维齐尔的工作下,这项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为了建设仓储系统和扩充驿站运力,财政付出了许多。

同时伴随着疆域的扩大,他也在考虑在重要地区设置独立于地方府库的军事专用国库,所有用于该地事务的中央拨款都可以储存,方便取用。毕竟15世纪末还没有现代银行和电子汇款,也没有现代交通工具。让纯靠畜力的大车将成箱的金属货币和其他财物从首都运到遥远的边疆的延迟可太高了。

德黑兰的地方部队就这样成了维持补给线通畅的工具人,不仅仅要扫清一切会威胁到运输队的障碍,看管好军需和民夫,还要在军需官的驱使下干一系列的杂活。

此言一出,底下的守卫们就怨声载道,他们原以为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还会发生些什么好事呢。

但好在这些活不会抽调走所有的地方部队,每月去兵站帮忙的守卫们都是各队长们抽签决定。并且万王之王也考虑到了积极性相关的问题,特别下令,所有参与工作的地方部队会在下个发饷日获得双倍军饷,并且赏金或抚恤,也是翻倍。

这些警卫们的正常收入并不高,即便是将部分人的薪资翻一番也不会对地方财政造成太大影响。

“操。”守卫听到了最终的抽签结果,他们这一队要负责这第一个月的工作。

至于文件里提到了双倍什么的,他可不在乎。平日里他们也是有灰色收入的,无论是小商贩还是地痞流氓都会给他们这些治安维持者孝敬一些。德黑兰是一座繁荣的商贸城市,发达的手工业和活跃的商业活动造就了庞大的市民阶层,这也代表着有不少油水可捞。

如果被抽调去城外负责看管民夫和军需,那就意味着他们丧失掉了整整一个月的灰色收入,失去了贪腐的机会。所谓的双倍工资补偿可比灰色收入少多了。

但即便有万般的不情愿,上级的命令也不是他这种小卫兵可以违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