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我的孩子,活过来了(1 / 1)

起航1992 千年静守 1008 字 2天前

签约当天,华夏国内的媒体一片欢腾,各大媒体都以大篇幅报道了华腾工业集团与飞思卡尔签约的事,以及这桩合作对华腾工业集团、对华夏汽车产业、对飞思卡尔有哪些正面的、短期的、长远影响……

大家把高中时回答历史题和政治题的劲头都拿出来了。

但相比于大洋彼岸的阿美莉卡媒体,国内媒体对这桩合作的报道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华尔街日报》的科技版就刊登了题为《飞思卡尔借华夏头部汽车巨头订单脱困,1.6亿美金合约挽救三家工厂》的报道,文中引用飞思卡尔首席执行官里奇·拜耳的采访:“华夏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超出预期,与华腾工业集团的合作,不仅解决了飞思卡尔的现金流问题,更让我们看到了‘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双轮驱动的新可能。”

报道还附上了新加坡工厂生产线重启的照片——工人们戴着蓝色手套,正在分拣刚生产的车规级PowerPCe500mc主控芯片,背景里“满负荷生产”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这一招是跟华夏人学的,甚至为了让阿美莉卡的读者们看懂,上面写的还是英文。

另外一家顶级权威传统纸媒:《彭博商业周刊》则从财经角度处罚,深度分析了这桩合作,标题直指核心:《次贷危机下的半导体求生术:飞思卡尔押注华夏,年营收有望逆势增长15%》。

文章中引用了高盛分析师艾米丽?克拉克的观点:“飞思卡尔的决策极具前瞻性——在经济危机冲击、全球汽车芯片需求下滑25%的背景下,华夏市场31%的增速是唯一亮点。

华腾工业集团这家华夏汽车市场的巨头,其与飞思卡尔签署的订单,不仅能让飞思卡尔实现2010年净利润转正,还为其打开了价值10亿美元的中国工业控制芯片市场大门。”

科技媒体《电子工程专辑》则是聚焦技术层面。

最后暗戳戳的得出结论:我们大阿美莉卡的企业就是牛X,就是有活力,看看欧洲的那些半导体企业,都是个啥?都能干啥?!

毫无疑问,这批媒体攻势的幕后推手,就是飞思卡尔。

对于半死不活了很久的飞思卡尔来说,与华腾工业集团的合作,不仅仅是救命,利用好了,甚至可以大赚一笔(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