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4.第1344章 利益冲突(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64 字 2020-11-19

军费购入,而定价和验货的权力,便是掌握在军需官的手中。而海汉在福山县境内驻扎了超过两千人,每天的物资消耗都不是小数目,而且相当一部分是从本地组织货源。这就意味着军需官多拨少拨一颗算盘珠子,对于供货商而言都将会是很可观的数字,收益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军需官掌控的尺度松紧了。

既然涉及到很实际的收益问题,供货商们自然也会想方设法打通关节,收买负责验货拨款的军需官,铁平江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之一。一开始铁平江对于这种“不合规矩”的好处自然是拒绝的,即便他在军需这个行当里是个新手,也知道供货商给的好处不能随便拿,这拿人手短的道理他还是很明白的。

但那些供货商可不会把铁平江的谢绝看作是终点,他们认为铁平江的态度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价码还不够高,未能达到他的心理价位。有财力的供货商便按部就班地往上加码,直到铁平江招架不住败下阵来。

于是从年初开始,每个月月初都有几拨人会在货单中夹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递送到铁平江的手中。为了便于他使用,这些信封中装的甚至都不是银票,而是不知道从哪里兑换来的海汉纸币。他能从这些军需采购订单中所获得的好处,远远高于军饷数十倍之多,而且这钱来得毫不费力,他只要按照正常的采购流程来操作,以正常的市价进行结算就行了,账目上看起来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当铁平江发现这种灰色收入一个月相当于自己在军中干一两年,他的确就有些难以克制自己的贪欲了。而这个节骨眼上驻军指挥部又交了新的任务给他,让他兼管海汉商品在本地的分销发售。

这种事本来该商务部负责,与军方并无什么直接关系,不过商务部派驻本地的人手仅有两人,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才会向军方借人。而铁平江拿到这个新差事之后,发现海汉出口至此的商品油水颇丰,这里边能搞到的灰色收入甚至要比自己之前与供货商合作的收入还要更高,只要有合适的合作伙伴帮忙抬轿子,一年挣个几万也不是没可能。

铁平江在担任军需官的短短几个月中就积累了不少人脉,通过这些人脉很快就找到了经济实力颇强的合作者。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找的这位合作者背后便是登州知府陈钟盛。

在进攻福山矿场吃过一次大亏之后,陈钟盛的想法已经变得务实了许多,他认为目前要将海汉彻底逐出登州地界的确不易,但与其坐视海汉一点点蚕食本地资源,倒不如想办法从他们身上多捞些好处。正好登州本地百废待兴,能用海汉人的钱来补贴一下军费也是好的。

于是陈钟盛与几名幕僚合计过之后,决定找几个代理人出面,与海汉进行贸易。尽管双方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但陈钟盛也知道海汉商品在市面上极受欢迎,而且利润颇高,这买卖做起来基本可以确定有赚无赔,赚回来的钱正好用于重组军队,加强登州城的防御。

陈钟盛的代理人是代表了登州官府,在手续、财力、人脉方面都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贸易渠道很快就搭建起来。只是海汉对这些商人的身份真的一无所知,还是故意装糊涂假戏真做,那陈钟盛也不得而知了。

但既然这个贸易过程中有不少跟海汉军中武官打交道的机会,陈钟盛也特定叮嘱下去,要求承办人员可以尝试收买海汉武官,设法打探对方军情。像铁平江这种已经收受过好处的海汉军官,自然是最易下手的对象。

铁平江工作的地方也在马家堡外,是去年年底由海汉组织人力在这里修建的一排仓库,专门用于存放在本地置办的各种物资。这地方距离陈一鑫办公的地方仅百步之遥,也方便他随时发号施令。但虽然就在陈一鑫的眼皮子地下,铁平江也依旧没有放弃继续从经手的事务上捞取好处。

这天专门为海汉木材石材的商人郑艾到访,他也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