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第293章 贸易谈判(二)(2 / 4)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281 字 2020-11-19

贸港。福州以四层织品“改机锦”为特产,泉州以丝织品品种丰富而著称,而漳州的特点则是善于仿造,国内最著名的苏绸、潞绸,在漳州都能仿制,甚至连由国外反向流入的天鹅绒,在漳州也很快“山寨”成功,可以说堪称是丝织界的“华强北”。

此时福建民营丝织业的地位虽然还不及江南吴越,但也算是国内重要产区之一,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引用两朝重臣郭子章的话说“东南之机,三吴、闽、越最伙,取给于湖茧。”穿越集团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在打蚕桑产业及丝织品贸易的主意,吴越虽好但距离稍远,而福建则相对要近得多。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福建地区有许心素这个超级地头蛇可以利用起来。

执委会在半年多以前决定用出口武器来支持许心素反抗“十八芝”的时候,多少也存了一些日后利用许心素在福建获取方便的心思。而随着三亚地区建设进程的推进,执委会也终于开始有余力关注一些在穿越之初不具备开发条件的项目——比如需要适应本时空环境的蚕种才能进行开发的蚕桑养殖业以及相关的丝织业。

福建的蚕种、蚕丝虽然不如江浙一带,但对于海南的热带季风气候而言,福建的蚕种就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对穿越集团来说实用性更强。农业部的人已经给执委会表了态,只要能有一两年的时间来进行育种繁殖,应该就可以培育出适合海南气候的本地蚕种——当然这几乎是在理想状态之下的进度,实际上的进展如何,不单单要看福建方面的进度,同时也要视穿越集团在海南岛上的发展状况而定,因为适合养蚕的区域多在中北部,目前还并不属于穿越集团的势力范围。

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得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育种推广可以慢慢来,反正穿越集团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出口渠道,而是各种产品都严重产能不足,一时半会倒是不需要指望出产丝织品来振兴经济。

董烟云的回答,倒也没特别夸张,许心素每年给荷兰人运生丝的时间,大概就是在海汉民团去越南之前,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许心素手头的生丝能卖的都卖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想要从福建大宗进货肯定是没指望的。

董烟云不想让这三人觉得自己是在找借口推搪,继续说道“若贵方真是有意采购丝织品,在下可设法代为从江浙一带采买,只是需时会比较长,另外价格估计也会较高……”

“董先生,我们暂时不打算买生丝和丝织品,我们想要的东西是福建当地的蚕种。”陶东来干脆点明了意图。

“蚕种?”董烟云愕然片刻之后才道“你们是打算……在崖州这地方种桑养蚕?”

“我们在哪里养殖蚕桑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能不能给我们所需的帮助。”陶东来可没兴趣跟董烟云讨论技术细节上的问题。

“这个……倒是不难办,那不知具体有些什么要求?”董烟云暗自松了一口气,送蚕种可比送船匠容易多了,而且也不用担心影响到自家的产业。

至于说海汉人要是真在琼州岛上养殖蚕桑,出产生丝之后会不会对福建的丝织品产业造成冲击,董烟云倒是一点也不担心——丝织品和生丝在福建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如果海汉人真能成事,那今后福建方面反倒是能多出一个稳定的货源地,又何乐而不为呢?

陶东来拿出一张纸,递给了董烟云“这是我方对蚕种的要求。”

董烟云看了看,上面特别指定了几个蚕种产地,并且还分别说明了要哪个生长阶段的蚕种和所需数量。另外各地的桑树也要一一对应送来树种,以备挑选。除此之外,海汉人还提出从福建的养蚕区聘用熟手蚕农若干,熟悉丝织品制作工艺的织匠若干,织机样品等等。虽然条目有些繁琐,但要求也并不过分,毕竟都是跟蚕桑业相关的一些东西。

看完之后,董烟云微微点头道“贵方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