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章 赵安宁治国(2 / 2)

华夏一家 血沃中华 2394 字 2021-03-26

尽孝,八十岁的老人几乎行将就木,体现不到国家的关怀。

赵晓兵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就已是古来稀了,八十岁确实有点大。

他建议社会部先调查一下七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的数量,估算一下朝廷要承担多少,只要财税允许,就改为七十算了。

大家见他这样说就不再提意见了,七十五岁他都嫌大了,要改七十岁,还有啥争论头,还和孝道紧密关联着呢,落个不孝可不好。

看到大伙儿不说话了,安宁笑盈盈的问还有何事要议?

赵晓兵见诸公都在摇头,说他临时有个想法,建议诸公考虑,认真研究一下向北方诸路的移民措施。

他把自己在洛阳巡视时见到的良田荒芜,道路阻塞的情况详细给大家做了介绍。

觉得北方的战乱使人口剧减,靠自然增长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恢复生机?

建议社会部广泛征求一下意见,拿出个完全之策来大力推动南民北移,加快北方的社会生产恢复。

赵晓兵说他这就要去罗城了,请诸公齐心协力,相助赵安宁治国,带头鼓起掌来。

跟着大家便都鼓掌欢迎了。

晚上,李兴志过府来一起吃酒。

三巡过后他给赵晓兵认错,说自己考虑不周,去给曹主任出馊主意了。

他说无妨,都过去了,对曹主任来说它不是馊主意。

李兴志满脸愧疚请他吃酒。

他说都是多年的兄弟,他完全理解大家求战的心情。

只是这样一来,大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蒙军失去上京,必然拼死反扑,必须筑牢防线,往后的日子会更难。

国家好不容易从废墟中建立起来,却一直没缓过气,赵晓兵觉得压力大了。

李兴志告诉他,他在前线指挥,战士们打得很勇敢,蒙军也是以命相博,两边旗鼓相当。

但我军有强大的火|器优势,让蒙军见证了热武|器必然淘汰冷兵|器的实例,占领上京后,他感觉蒙军就开始有组织的后退了。

赵晓兵觉得并不好,说明敌人认清形势,变聪明了。

这次战役,陈吉山的部队打得很艰苦,激战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自己都摔下马来受伤了。

由于那边太冷,又没及时治疗,他的腿伤留下了后遗症。

这个,让赵晓兵不能接受了,他端着杯子愣了半天才缓缓喝下一口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