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儿臣愿意(1 / 2)

秋墨语提到苏紫欣,老农立即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以前他们感激苏紫欣的救命之恩,而今,他们更钦佩她全无保留地教导他们种植药材,可以说,苏紫欣在山阳村这群种植药材的农民心中,已经是神明一般的存在。

“大人放心,小人绝对不辜负苏大夫一片苦心。”

“如此甚好。”秋墨语微笑点头,当即从怀里取出满满一个荷包递给老农,“这里面是百两银子,你且拿着。”

老农的手有些颤抖,他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银子。接过荷包之后,从里面取出最小的一块银锭,又将荷包递回给秋墨语。

“大人,小人怕银子丢了,拿这块银子就行了,剩下的要是之后不够,小人再找大人。”

秋墨语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毫无防备的老农家多出这么一笔可说是巨款的财物,就怕被人生了歹心。

与老农商定,秋墨语又将村长、里长、耆老一并找来,告知他们这老农深得苏紫欣真传,是最了解板蓝根的人,暖棚里剩余的苗将交由老农处置,优先在山阳村种植,待得先前种下的这批苗结出种子,再满足别的想要种的人。包括他自己那五十亩地,也等想种的都种上之后,有剩余的种苗再种。

这些村长、里长、耆老也是想参与这事的,但秋墨语开口,他们不敢不听,当下,也只能诺诺称是,非但不能再强压老农满足他们,还得帮着才行。

如此一来,即便某些人想借此诬蔑秋墨语以公谋私,也没有了确实的证据,毕竟,他那一座暖棚里养出的药材及种子、种苗,全部又都分发给百姓种植,并不曾借机垄断卖高价,只顾自己荷包鼓胀起来。

这番作为,让他在宛温的声誉进一步提高。

第一批得到药材种苗开始种植山阳村及周边的两个村落,人人喜笑颜开,早晚都在药田里忙碌种植,也不觉得累。待得种子结出来,新一批药材苗育出,更多的人愿意种植。

此时,已经是四月,天气慢慢变得炎热起来。

秋墨语自己那几十亩地,没有种植板蓝根,而是种上了厚朴、栀子等多年生的药材的幼苗。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可作药用,花开时节也可做观赏用,而且,树下还能再种植一些喜阴的药材。

这些,全都是苏紫欣托人送来的种苗,还有一位她的师弟前来指点种植与管理,相同的,这些药材在出产之后,都将由沧海阁统一收购。

宛温一片欣欣向荣,皇帝的案前,来自楚王、荆州等地的官员奏报,均是一片赞颂之声,感恩皇帝将秋墨语派到宛温,但同样的,他们也希望这样的模式能够在自己辖下推广,让百姓都能获利。

“宛温的情况,真如这折子上所言如此之好?”皇帝敲着龙案上,几张荆州地区官员的奏折。

下方,跪着的黑衣人恭敬回答“禀圣上,如今宛温以石板村、山阳村为中心点,向周边扩散开,确实一派繁荣景象。属下还探听到,宛温河里的银鱼十分受外来游客喜欢,秋大人正与县丞、主簿及县内耆老商量,引河水为湖塘养鱼,将位于河边不能种植药材的村落,便可养鱼、种粮为生。”

“想不到他对于经济之事亦能有成果。”皇帝暗喜自己任内发掘了这么一个人才,又恼怒这人才太过不听话。

“昌平情况如何?”

“公主还是老样子,神智狂暴,时常高叫怒骂。”

“用药如何?”

“公主不愿用药,嬷嬷时常需要强灌公主喝下,但这只令公主更加愤怒。”

“罢了,朕对她也已经做到极致,她却依旧如此冥顽不灵。”皇帝冷哼,“告诉嬷嬷,药照常喂,若她没有进展,便看紧了,不许她再出去扰民。”

“是。”黑衣人回答。

“太子那边,治水效果如何?”

“据